法则法律
当前位置:主页 > 司法案例 >
非法行医罪的司法实践与典型案例解析
时间: 2024-10-07     来源:法则法律

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这一犯罪行为不仅侵犯了国家对医疗卫生工作的管理制度,还可能危及就诊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司法实践中,非法行医罪的认定和处罚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医生的资质、医疗行为的性质以及情节严重的标准等。以下是对非法行医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司法解释以及典型案例进行详细解读。

一、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6年发布的《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进一步明确了非法行医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实施下列行为之一,应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非法行医”:
  2. (一)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
  3. (二)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
  4. (三)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
  5. (四)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
  6. (五)家庭接生员实施医疗行为的。

  7.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

  8. (一)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
  9. (二)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
  10. (三)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
  11. (四)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
  12. (五)家庭接生员实施医疗行为的。

  13.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14. (一)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15. (二)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机的;
  16. (三)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
  17. (四)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后再次非法行医的;
  18. (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19. 在校学习中医满三年,或者具有相当于中医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取得中医技术职称的人员,按照考核内容进行执业活动,不构成非法行医。

  20. 本解释中“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参照卫生部《医疗事故分级标准》执行。

三、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地一名无医学背景的男子张某,在网上购买了一些药品和设备,开设了一家所谓的“诊所”,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由于其不具备任何医学知识和经验,在一次治疗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就诊人死亡。经法院审理,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

案例分析:本案中,张某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而非法行医,且其行为导致了就诊人死亡,符合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因此被判处较重的刑罚。

案例二:某乡镇的一名退休老中医李某,虽然已经取得了中医技术职称,但由于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执业注册信息,因此在给当地居民看病时,被卫生行政部门查处。经过调查,发现李某的治疗方法并未对就诊人造成伤害。最终,法院判决李某的行为不属于非法行医,但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行政处罚。

案例分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李某作为一名具有中医技术职称的人员,如果按照考核内容进行执业活动,则不应被视为非法行医。尽管他没有及时更新执业注册信息,但这并不影响他在中医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因此,法院做出了上述判决。

综上所述,非法行医罪是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重要法律保障,也是维护医疗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在司法实践中,应当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的要求,准确认定非法行医罪的构成要件,确保公正审判,切实保障人民的健康权利和安全。

回到顶部图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