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则法律
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热点 >
解读最新疫苗管理法:关键变化与影响
时间: 2024-11-15     来源:法则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于2019年6月29日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并于同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法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对疫苗的管理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目的是为了加强疫苗管理,保证疫苗质量和供应,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公众健康。本文将围绕该法的几个重要变化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解读。

一、立法背景与目的 在长生生物等疫苗事件发生后,暴露出我国疫苗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监管不到位、责任主体不明确等。为此,国家决定制定专门的疫苗管理法律,以强化监管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二、主要亮点及创新点 1. 全生命周期管理:从研制、上市许可、生产、批签发、使用、补偿、赔偿、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实现了对疫苗的全链条、全过程严管。 2. 最严格的处罚力度:对生产、销售假劣疫苗等违法行为,设定了比一般药品更高的违法处罚幅度,体现了“重典治乱”的思路。 3. 全面落实各方责任:明确了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管部门以及企业等的职责,特别是对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即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4. 异常反应补偿制度:建立了统一的疫苗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机制,实施无过错原则补偿,体现了对受害者的保护和救济。 5. 信息共享与公开透明:强调建立全国疫苗电子追溯协同平台,实现疫苗全程可追溯;同时,定期公布疫苗采购价格、流向等信息,增加透明度。

三、具体条款分析 以下将对《疫苗管理法》中的部分重点内容进行分析:

  1. 研制环节:鼓励和支持疫苗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支持疫苗产业发展,推动疫苗技术进步。
  2. 注册和审批:实行疫苗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优化审评审批程序,提高审评效率,并严格限定不予批准的情形。
  3. 生产和批签发:疫苗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符合药品GMP要求的厂房设施和检验能力,每批产品均需经国务院药品监管部门或者省药监部门委托的药品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
  4. 接种和配送:医疗卫生人员在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有关情况,并按照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的要求提供相关信息;疫苗储存、运输应严格遵守温度控制要求。
  5. 异常反应处理:国家实行疫苗异常反应报告制度,并设立疫苗质量监督举报电话。
  6. 法律责任:对违反本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从重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典型案例解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疫苗管理法》的实际运作,我们可以参考2018年的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违法违规生产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案件。在该案中,长生生物因违反药品管理法律法规被处以罚款,公司所有狂犬病疫苗的生产许可证也被吊销,相关责任人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这一案件的查处正是《疫苗管理法》颁布之前,相关部门依照现有法律规定进行的打击行动,而新法实施后,类似的违法行为将会面临更为严重的惩罚。

五、总结展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的出台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为疫苗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也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法律的深入贯彻执行,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疫苗管理体系将会更加完善,人民群众也将享受到更高质量、安全的疫苗接种服务。

回到顶部图片
友情链接